銀行間債券市場的SCP分析
綜合能力考核表詳細內容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SCP分析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SCP分析 日期:2003年03月25日 文章內容: 摘要:以哈佛大學的梅森(Mason)和貝恩(Bain)等人為代表的現(xiàn)代產業(yè)組織理論,構造了市 場結構(Structure)——企業(yè)行為(Conduct)——經(jīng)濟績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簡稱SC P框架),其基本內容是市場結構決定企業(yè)在市場中的行為,企業(yè)行為決定市場運行在各個 方面的經(jīng)濟績效。本文借鑒SCP的分析框架,對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結構、行為和績效做 初步的分析,探討了現(xiàn)行交易制度對市場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債券市場;交易制度;結構——行為——績效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246(2003)03-0054-09 一、引言 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債券市場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 券市場和憑證式國債市場三個部分。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發(fā)展非常迅猛,從1997年6月啟 動時的16家成員,到2002年11月已經(jīng)有880家成員,債券托管量面值從1997年末的4100億元 ,上升到2002年11月的25251.61億元,不僅是各類金融機構調整資產結構,提高資產流動性 的重要投資場所,而且也是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公開操作的唯一場所,對于推進利率市場化 和提供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做出了巨大貢獻,支持了中國的積極財政政策。但是,由于銀 行間市場一直存在進入障礙,人為地與交易所市場、憑證式國債市場分割,越來越暴露出 不少缺陷,直接影響了市場效率。銀行間市場作為公開市場操作和金融機構投資的重要場 所,其效率缺陷不僅直接影響到中國各類金融機構的行為績效,而且也對中央銀行的貨幣 政策傳導,直至宏觀經(jīng)濟運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探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結構——行 為——績效問題,已成為中國債券市場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市場結構 所謂市場結構是指特定的市場中企業(yè)間在數(shù)量、市場份額、規(guī)模上的關系,以及由此 對市場內競爭程度及價格形成等產生影響的產業(yè)組織特征。反映市場結構的指標主要有 市場集中度、產品差別化、企業(yè)規(guī)模經(jīng)濟、企業(yè)進入和退出障礙等。本文首先借鑒上述 指標,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結構特征作簡要分析。 1.市場集中度。是刻畫市場結構狀況和大企業(yè)市場控制力的一個概念。一般講,集中 度越高,少數(shù)市場成員價格支配能力就越大,市場壟斷程度也就越高。本文采用絕對集中 度指標C■計算市場集中度,即用在交易規(guī)模處于前幾位的市場成員累計交易量占整個市場 交易量的比重來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此處有公式或插圖) 式中C■的大小取決于n值的大小,在本文中分別取n=4、10、20,計算了2001年、2002 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現(xiàn)券交易和回購交易(見附表1和2)的市場集中度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市場集中度指標C■ ┌────┬───────────┬───────────┐ │ │ 現(xiàn)券交易 │ 回購交易 │ │ ├─────┬─────┼─────┬─────┤ │ │ 2001年 │ 2002年 │ 2001年 │ 2002年 │ ├────┼─────┼─────┼─────┼─────┤ │ C■ │ 37.2% │ 29.68% │ 25.25% │ 29.94% │ ├────┼─────┼─────┼─────┼─────┤ │ C■ │ 53.46% │ 48.68% │ 46.08% │ 51.56% │ ├────┼─────┼─────┼─────┼─────┤ │ C■ │ 67.40% │ 63.4% │ 64.63% │ 68.92% │ └────┴─────┴─────┴─────┴─────┘ 數(shù)據(jù)來源(1):中國貨幣網(wǎng) www.chiamoney.com.cn 貝恩根據(jù)絕對集中度指標C■將市場分為6種類型(2),據(jù)此標準,銀行間現(xiàn)券市場正處 于由中下集中寡占型向原子型市場過渡階段,回購交易市場屬于原子型市場,從集中度類 型上看,市場成員基本上沒有操縱交易價格的市場力量。 2.產品差別化。根據(jù)產業(yè)組織理論,產品差別化是決定市場結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 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由于現(xiàn)券交易品種只有國債、國開債和進出口債,因此在現(xiàn)券交易上 各交易主體不存在產品差別化。同樣道理,在回購交易中用于抵押的債券就是上述三種類 型債券,雖然在協(xié)商確定回購抵押比例時,不同交易主體因為市場信用不同造成回購抵押 比例出現(xiàn)差別,但是在長期的市場交易中,1:1的比例基本成為市場慣例,因此在回購交易 也不存在產品差別化。據(jù)此我們完全可以認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不存在使交易主體擁有 特殊市場競爭優(yōu)勢的產品差別。 3.進入障礙。這是指進入某一市場所遇到的各種障礙的總和。就銀行間債券市場而 言,政策性障礙是目前進入的唯一障礙。2002年4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中國人民銀 行關于國全銀行間債券市場實行準入備案制有關事宜的通知》,規(guī)定所有金融機構,包括商 業(yè)銀行、信用聯(lián)社、財務公司、保險公司、投資基金、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及外資銀行 在華分行,都能夠自主地成為銀行間市場成員,完全消除了金融機構進入的政策性障礙。 目前市場成員資產總額占全國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95%以上,但是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 司的回購交易受到限額約束。2002年10月24日央行又頒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中國工商 銀行等39家商業(yè)銀行開辦債券結算代理業(yè)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將債券結算代理業(yè)務的對 象范圍由金融機構擴大至非金融企業(yè)機構法人,進一步消除了非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 市場的政策障礙。但是,到2002年底,仍然沒有一家非金融機構進入市場。另外根據(jù)10月 24日的通知,非金融機構只能做現(xiàn)券和正回購,雖然此項安排有保護商業(yè)銀行安全的考慮 ,同時無疑也表明非金融機構進入市場依然存在政策上的障礙。 三、市場行為分析 在市場準入上,銀行間債券市場自2002年實行準入備案制以來,所有金融機構都能夠 自主地成為銀行間市場的成員,但是非金融機構目前只能通過代理方式有限進入;在交易 規(guī)則上,與交易所市場的集合競價方式不同,銀行間債券市場以詢價方式進行,實行自主談 判,逐筆成交的交易原則。同時人民銀行批準了37家公開市場業(yè)務一級交易商,參與人民 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9家商業(yè)銀行擔當雙邊報價商的角色,連續(xù)報出現(xiàn)券買、賣雙邊價格 ,承擔維持市場流動性的行為。受此影響以及目前市場成員都是金融機構,相對于交易所 市場而言,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同向性明顯,流動性嚴重不足,成交筆數(shù)較少,但成交絕對 金額較大,具有與交易所市場截然不同的市場行為。 1.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性質的趨同,導致了市場交易行為的同向性。目前市場成員性 質都是金融機構,尤其是各類銀行和信用社占市場份額最大(見表2),二者數(shù)量累計占機構 總數(shù)的74.77%,趨同性導致了市場行為的同化。 表2 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者構成(截止到2002年10月) ┌──────────────┬────┐ │ 機構類別 │機構數(shù)量│ ├──────────────┼────┤ │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及其授權分行│ 15 │ ├──────────────┼────┤ │ 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及其授權分行 │ 47 │ ├──────────────┼────┤ │ 城市商業(yè)銀行 │ 98 │ ├──────────────┼────┤ │ 外資商業(yè)銀行 │ 15 │ ├──────────────┼────┤ │ 信托公司 │ 21 │ ├──────────────┼────┤ │ 財務公司 │ 34 │ ├──────────────┼────┤ │ 租賃公司 │ 2 │ ├──────────────┼────┤ │ 信用社 │ 465 │ ├──────────────┼────┤ │ 證券公司 │ 58 │ ├──────────────┼────┤ │ 中資保險公司 │ 12 │ ├──────────────┼────┤ │ 外資保險公司 │ 8 │ ├──────────────┼────┤ │證券投資基金公司及管理的基金│ 67 │ ├──────────────┼────┤ │ 其他 │ 14 │ ├──────────────┼────┤ │ 合計 │ 856 │ └──────────────┴────┘ 金融機構進入市場的主要目的是調整資產結構,改善資產管理和流動性管理。因此表 現(xiàn)為總體上增持債券,通過債券回購彌補同業(yè)拆借市場的不足,調劑頭寸。由于時間的關 系,大多市場成員還是處于增持債券的階段,不愿減持債券。從附表1、附表2可以看出,占 現(xiàn)券和回購市場份額超過60%的前20名基本上都是商業(yè)銀行,成員的同質性導致了市場交 易行為極易出現(xiàn)同向性。 2.金融機構不恰當?shù)臅嬛贫?使得市場普遍存在買漲不賣跌的現(xiàn)象。除少量的券商 和基金外,銀行間市場的多數(shù)成員對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使用成本法,而非市價法,在核算 投資收益時,只要所持有的債券不賣出,就不確認盈利或者虧損,這種會計制度與金融機構 資產的易變性和風險性是明顯背離的。在這種會計制度約束下,交易員通常在上漲行情時 積極交易獲取盈利,而在下跌行情中,就不愿出售而造成賬面虧損。2002年7- 8月份現(xiàn)券市場快速下挫,不少機構就選擇了退出交易作為應對措施,導致不少市值跌幅較 大的長期債券流動性顯著下降。特別是一些2002年上半年以較低票面利率發(fā)行的中長期 債券,由于上市之后就跌破了面值,這些本應該交易最為活躍的新券反而出現(xiàn)了最嚴重的 流動性風險。 3.流動性問題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焦點。Black(1986)認為流動性市場具有以下特 征:買賣報價總是存在,同時價差足夠小,大額交易可以立即完成且不對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Kyle(1985)也指出,市場流動性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是買賣價差,買賣價差越小,表示交易 的成本越小,市場的流動性也就越好。相對于交易所市場的活躍,銀行間市場交易相當不 活躍,2001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24日,市場先后有93支債券,大多數(shù)不能每天連續(xù)成交, 流動性由此可見一斑。市場的流動性可以從市場深度和市場緊度兩方面分析。先就市場 深度(通常用“換手率”指標表示)對市場的流動性進行分析。2001年交易所債券托管量為 1782億元,現(xiàn)券交易量4123億元,換手率為2.31;銀行間市場債券托管量是20046.55億元, 現(xiàn)券交易量812 46億元,換手率0.04。2002年交易所債券托管量為337609億元,現(xiàn)券成交額33275.51億元 ,換手率為9.86;銀行間市場債券托管量是25251.61億元,現(xiàn)券交易量4418.28億元,換手率 接近0.17。從交易所和銀行間兩個市場債券換手率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銀行間市場嚴重缺乏流 動性。再來分析市場緊度,用報價商對同一支債券所報的買入/賣出收益率的利差來反映 。從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雙邊報價情況來分析,由于中國人民銀行將雙邊報價商收益率 利差限制在4- 8個基點之內,雙邊報價商的買賣報價利差通常處在該規(guī)定的上限,其他的非雙邊報價商收 益率利差基本上在10個基點以上。國際清算銀行根據(jù)各國央行對交易商的問卷調查推算 得出,發(fā)達國家債券買賣利差最小為1.6個基點(美國,2- 5年期債券,最大也僅為24個基點(法國,30年期債券),而中國5年內到期的債券利差有時就 到了10到30個基點,國內債券市場流動性與發(fā)達國家的債券市場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從市場結構看,造成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原因主要有:1.交易主體單一,投資債券 的需求表現(xiàn)出很強的一致性;2.券種多數(shù)是長期的,不利于現(xiàn)券交易,只有短期債比例較大 ,現(xiàn)券交易才可能活躍;3.目前商業(yè)銀行資產結構調整中債券比重仍比較低,還處于增持債 券的時期;4.現(xiàn)券交易的稅收制度不合理,限制了債券交易的積極性;5.商業(yè)銀行的資產管 理技術較差,市場敏感度較低,因而缺乏通過頻繁債券交易調整資產結構的需求。另外,債 券柜臺交易剛剛起步,債券市場的覆蓋面有限,個人投資者和企業(yè)不能廣泛地進入銀行間 市場買賣債券,也限制了銀行間市場的交易。 4.受成員性質趨同和存款準備金利率影響,市場定價存在著一定的盲區(qū)。從國際經(jīng)驗 看,在成熟的債券市場中,商業(yè)銀行不應是主要的投資者。因為債券是對傳統(tǒng)商業(yè)銀行存 貸款業(yè)務的一種擠壓,是證券化融資與商業(yè)銀行競爭的結果,商業(yè)銀行不會成為債券市場 的主要投資者。目前,中國的商業(yè)銀行為了降低經(jīng)營風險...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SCP分析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SCP分析 日期:2003年03月25日 文章內容: 摘要:以哈佛大學的梅森(Mason)和貝恩(Bain)等人為代表的現(xiàn)代產業(yè)組織理論,構造了市 場結構(Structure)——企業(yè)行為(Conduct)——經(jīng)濟績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簡稱SC P框架),其基本內容是市場結構決定企業(yè)在市場中的行為,企業(yè)行為決定市場運行在各個 方面的經(jīng)濟績效。本文借鑒SCP的分析框架,對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結構、行為和績效做 初步的分析,探討了現(xiàn)行交易制度對市場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債券市場;交易制度;結構——行為——績效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246(2003)03-0054-09 一、引言 債券市場是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債券市場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 券市場和憑證式國債市場三個部分。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發(fā)展非常迅猛,從1997年6月啟 動時的16家成員,到2002年11月已經(jīng)有880家成員,債券托管量面值從1997年末的4100億元 ,上升到2002年11月的25251.61億元,不僅是各類金融機構調整資產結構,提高資產流動性 的重要投資場所,而且也是中國人民銀行進行公開操作的唯一場所,對于推進利率市場化 和提供金融市場的基準利率做出了巨大貢獻,支持了中國的積極財政政策。但是,由于銀 行間市場一直存在進入障礙,人為地與交易所市場、憑證式國債市場分割,越來越暴露出 不少缺陷,直接影響了市場效率。銀行間市場作為公開市場操作和金融機構投資的重要場 所,其效率缺陷不僅直接影響到中國各類金融機構的行為績效,而且也對中央銀行的貨幣 政策傳導,直至宏觀經(jīng)濟運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探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結構——行 為——績效問題,已成為中國債券市場全面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市場結構 所謂市場結構是指特定的市場中企業(yè)間在數(shù)量、市場份額、規(guī)模上的關系,以及由此 對市場內競爭程度及價格形成等產生影響的產業(yè)組織特征。反映市場結構的指標主要有 市場集中度、產品差別化、企業(yè)規(guī)模經(jīng)濟、企業(yè)進入和退出障礙等。本文首先借鑒上述 指標,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結構特征作簡要分析。 1.市場集中度。是刻畫市場結構狀況和大企業(yè)市場控制力的一個概念。一般講,集中 度越高,少數(shù)市場成員價格支配能力就越大,市場壟斷程度也就越高。本文采用絕對集中 度指標C■計算市場集中度,即用在交易規(guī)模處于前幾位的市場成員累計交易量占整個市場 交易量的比重來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此處有公式或插圖) 式中C■的大小取決于n值的大小,在本文中分別取n=4、10、20,計算了2001年、2002 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現(xiàn)券交易和回購交易(見附表1和2)的市場集中度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市場集中度指標C■ ┌────┬───────────┬───────────┐ │ │ 現(xiàn)券交易 │ 回購交易 │ │ ├─────┬─────┼─────┬─────┤ │ │ 2001年 │ 2002年 │ 2001年 │ 2002年 │ ├────┼─────┼─────┼─────┼─────┤ │ C■ │ 37.2% │ 29.68% │ 25.25% │ 29.94% │ ├────┼─────┼─────┼─────┼─────┤ │ C■ │ 53.46% │ 48.68% │ 46.08% │ 51.56% │ ├────┼─────┼─────┼─────┼─────┤ │ C■ │ 67.40% │ 63.4% │ 64.63% │ 68.92% │ └────┴─────┴─────┴─────┴─────┘ 數(shù)據(jù)來源(1):中國貨幣網(wǎng) www.chiamoney.com.cn 貝恩根據(jù)絕對集中度指標C■將市場分為6種類型(2),據(jù)此標準,銀行間現(xiàn)券市場正處 于由中下集中寡占型向原子型市場過渡階段,回購交易市場屬于原子型市場,從集中度類 型上看,市場成員基本上沒有操縱交易價格的市場力量。 2.產品差別化。根據(jù)產業(yè)組織理論,產品差別化是決定市場結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 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由于現(xiàn)券交易品種只有國債、國開債和進出口債,因此在現(xiàn)券交易上 各交易主體不存在產品差別化。同樣道理,在回購交易中用于抵押的債券就是上述三種類 型債券,雖然在協(xié)商確定回購抵押比例時,不同交易主體因為市場信用不同造成回購抵押 比例出現(xiàn)差別,但是在長期的市場交易中,1:1的比例基本成為市場慣例,因此在回購交易 也不存在產品差別化。據(jù)此我們完全可以認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不存在使交易主體擁有 特殊市場競爭優(yōu)勢的產品差別。 3.進入障礙。這是指進入某一市場所遇到的各種障礙的總和。就銀行間債券市場而 言,政策性障礙是目前進入的唯一障礙。2002年4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中國人民銀 行關于國全銀行間債券市場實行準入備案制有關事宜的通知》,規(guī)定所有金融機構,包括商 業(yè)銀行、信用聯(lián)社、財務公司、保險公司、投資基金、證券公司、信托公司及外資銀行 在華分行,都能夠自主地成為銀行間市場成員,完全消除了金融機構進入的政策性障礙。 目前市場成員資產總額占全國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95%以上,但是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 司的回購交易受到限額約束。2002年10月24日央行又頒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中國工商 銀行等39家商業(yè)銀行開辦債券結算代理業(yè)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將債券結算代理業(yè)務的對 象范圍由金融機構擴大至非金融企業(yè)機構法人,進一步消除了非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 市場的政策障礙。但是,到2002年底,仍然沒有一家非金融機構進入市場。另外根據(jù)10月 24日的通知,非金融機構只能做現(xiàn)券和正回購,雖然此項安排有保護商業(yè)銀行安全的考慮 ,同時無疑也表明非金融機構進入市場依然存在政策上的障礙。 三、市場行為分析 在市場準入上,銀行間債券市場自2002年實行準入備案制以來,所有金融機構都能夠 自主地成為銀行間市場的成員,但是非金融機構目前只能通過代理方式有限進入;在交易 規(guī)則上,與交易所市場的集合競價方式不同,銀行間債券市場以詢價方式進行,實行自主談 判,逐筆成交的交易原則。同時人民銀行批準了37家公開市場業(yè)務一級交易商,參與人民 銀行的公開市場操作;9家商業(yè)銀行擔當雙邊報價商的角色,連續(xù)報出現(xiàn)券買、賣雙邊價格 ,承擔維持市場流動性的行為。受此影響以及目前市場成員都是金融機構,相對于交易所 市場而言,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同向性明顯,流動性嚴重不足,成交筆數(shù)較少,但成交絕對 金額較大,具有與交易所市場截然不同的市場行為。 1.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性質的趨同,導致了市場交易行為的同向性。目前市場成員性 質都是金融機構,尤其是各類銀行和信用社占市場份額最大(見表2),二者數(shù)量累計占機構 總數(shù)的74.77%,趨同性導致了市場行為的同化。 表2 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者構成(截止到2002年10月) ┌──────────────┬────┐ │ 機構類別 │機構數(shù)量│ ├──────────────┼────┤ │國有獨資商業(yè)銀行及其授權分行│ 15 │ ├──────────────┼────┤ │ 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及其授權分行 │ 47 │ ├──────────────┼────┤ │ 城市商業(yè)銀行 │ 98 │ ├──────────────┼────┤ │ 外資商業(yè)銀行 │ 15 │ ├──────────────┼────┤ │ 信托公司 │ 21 │ ├──────────────┼────┤ │ 財務公司 │ 34 │ ├──────────────┼────┤ │ 租賃公司 │ 2 │ ├──────────────┼────┤ │ 信用社 │ 465 │ ├──────────────┼────┤ │ 證券公司 │ 58 │ ├──────────────┼────┤ │ 中資保險公司 │ 12 │ ├──────────────┼────┤ │ 外資保險公司 │ 8 │ ├──────────────┼────┤ │證券投資基金公司及管理的基金│ 67 │ ├──────────────┼────┤ │ 其他 │ 14 │ ├──────────────┼────┤ │ 合計 │ 856 │ └──────────────┴────┘ 金融機構進入市場的主要目的是調整資產結構,改善資產管理和流動性管理。因此表 現(xiàn)為總體上增持債券,通過債券回購彌補同業(yè)拆借市場的不足,調劑頭寸。由于時間的關 系,大多市場成員還是處于增持債券的階段,不愿減持債券。從附表1、附表2可以看出,占 現(xiàn)券和回購市場份額超過60%的前20名基本上都是商業(yè)銀行,成員的同質性導致了市場交 易行為極易出現(xiàn)同向性。 2.金融機構不恰當?shù)臅嬛贫?使得市場普遍存在買漲不賣跌的現(xiàn)象。除少量的券商 和基金外,銀行間市場的多數(shù)成員對證券投資的會計處理使用成本法,而非市價法,在核算 投資收益時,只要所持有的債券不賣出,就不確認盈利或者虧損,這種會計制度與金融機構 資產的易變性和風險性是明顯背離的。在這種會計制度約束下,交易員通常在上漲行情時 積極交易獲取盈利,而在下跌行情中,就不愿出售而造成賬面虧損。2002年7- 8月份現(xiàn)券市場快速下挫,不少機構就選擇了退出交易作為應對措施,導致不少市值跌幅較 大的長期債券流動性顯著下降。特別是一些2002年上半年以較低票面利率發(fā)行的中長期 債券,由于上市之后就跌破了面值,這些本應該交易最為活躍的新券反而出現(xiàn)了最嚴重的 流動性風險。 3.流動性問題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焦點。Black(1986)認為流動性市場具有以下特 征:買賣報價總是存在,同時價差足夠小,大額交易可以立即完成且不對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Kyle(1985)也指出,市場流動性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是買賣價差,買賣價差越小,表示交易 的成本越小,市場的流動性也就越好。相對于交易所市場的活躍,銀行間市場交易相當不 活躍,2001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24日,市場先后有93支債券,大多數(shù)不能每天連續(xù)成交, 流動性由此可見一斑。市場的流動性可以從市場深度和市場緊度兩方面分析。先就市場 深度(通常用“換手率”指標表示)對市場的流動性進行分析。2001年交易所債券托管量為 1782億元,現(xiàn)券交易量4123億元,換手率為2.31;銀行間市場債券托管量是20046.55億元, 現(xiàn)券交易量812 46億元,換手率0.04。2002年交易所債券托管量為337609億元,現(xiàn)券成交額33275.51億元 ,換手率為9.86;銀行間市場債券托管量是25251.61億元,現(xiàn)券交易量4418.28億元,換手率 接近0.17。從交易所和銀行間兩個市場債券換手率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銀行間市場嚴重缺乏流 動性。再來分析市場緊度,用報價商對同一支債券所報的買入/賣出收益率的利差來反映 。從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雙邊報價情況來分析,由于中國人民銀行將雙邊報價商收益率 利差限制在4- 8個基點之內,雙邊報價商的買賣報價利差通常處在該規(guī)定的上限,其他的非雙邊報價商收 益率利差基本上在10個基點以上。國際清算銀行根據(jù)各國央行對交易商的問卷調查推算 得出,發(fā)達國家債券買賣利差最小為1.6個基點(美國,2- 5年期債券,最大也僅為24個基點(法國,30年期債券),而中國5年內到期的債券利差有時就 到了10到30個基點,國內債券市場流動性與發(fā)達國家的債券市場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從市場結構看,造成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原因主要有:1.交易主體單一,投資債券 的需求表現(xiàn)出很強的一致性;2.券種多數(shù)是長期的,不利于現(xiàn)券交易,只有短期債比例較大 ,現(xiàn)券交易才可能活躍;3.目前商業(yè)銀行資產結構調整中債券比重仍比較低,還處于增持債 券的時期;4.現(xiàn)券交易的稅收制度不合理,限制了債券交易的積極性;5.商業(yè)銀行的資產管 理技術較差,市場敏感度較低,因而缺乏通過頻繁債券交易調整資產結構的需求。另外,債 券柜臺交易剛剛起步,債券市場的覆蓋面有限,個人投資者和企業(yè)不能廣泛地進入銀行間 市場買賣債券,也限制了銀行間市場的交易。 4.受成員性質趨同和存款準備金利率影響,市場定價存在著一定的盲區(qū)。從國際經(jīng)驗 看,在成熟的債券市場中,商業(yè)銀行不應是主要的投資者。因為債券是對傳統(tǒng)商業(yè)銀行存 貸款業(yè)務的一種擠壓,是證券化融資與商業(yè)銀行競爭的結果,商業(yè)銀行不會成為債券市場 的主要投資者。目前,中國的商業(yè)銀行為了降低經(jīng)營風險...
銀行間債券市場的SCP分析
[下載聲明]
1.本站的所有資料均為資料作者提供和網(wǎng)友推薦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和研究交流使用。如有侵犯到您版權的,請來電指出,本站將立即改正。電話:010-82593357。
2、訪問管理資源網(wǎng)的用戶必須明白,本站對提供下載的學習資料等不擁有任何權利,版權歸該下載資源的合法擁有者所有。
3、本站保證站內提供的所有可下載資源都是按“原樣”提供,本站未做過任何改動;但本網(wǎng)站不保證本站提供的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時本網(wǎng)站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失或傷害。
4、未經(jīng)本網(wǎng)站的明確許可,任何人不得大量鏈接本站下載資源;不得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本網(wǎng)站對其自行開發(fā)的或和他人共同開發(fā)的所有內容、技術手段和服務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或破壞,也不得擅自使用。
我要上傳資料,請點我!
管理工具分類
ISO認證課程講義管理表格合同大全法規(guī)條例營銷資料方案報告說明標準管理戰(zhàn)略商業(yè)計劃書市場分析戰(zhàn)略經(jīng)營策劃方案培訓講義企業(yè)上市采購物流電子商務質量管理企業(yè)名錄生產管理金融知識電子書客戶管理企業(yè)文化報告論文項目管理財務資料固定資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工作分析績效考核資料面試招聘人才測評崗位管理職業(yè)規(guī)劃KPI績效指標勞資關系薪酬激勵人力資源案例人事表格考勤管理人事制度薪資表格薪資制度招聘面試表格崗位分析員工管理薪酬管理績效管理入職指引薪酬設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培訓績效管理方案平衡計分卡績效評估績效考核表格人力資源規(guī)劃安全管理制度經(jīng)營管理制度組織機構管理辦公總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質量管理制度會計管理制度代理連鎖制度銷售管理制度倉庫管理制度CI管理制度廣告策劃制度工程管理制度采購管理制度生產管理制度進出口制度考勤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員工福利制度咨詢診斷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員工培訓制度辦公室制度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培訓績效考核其它
精品推薦
- 1中央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價值分析 238
- 2中國醫(yī)藥市場環(huán)境分析 361
- 3設備部職務說明書.doc 132
- 4融資管理辦法.doc 121
- 5商業(yè)客戶退貨管理規(guī)定.doc 115
- 6人事檔案管理規(guī)定.doc 118
- 7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tǒng)管理辦法 273
- 8人力資源部職位說明書.doc 150
- 9區(qū)域市場定崗定編定員建議 279
下載排行
- 1社會保障基礎知識(ppt) 16695
- 2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ppt 16695
- 3行政專員崗位職責 16695
- 4品管部崗位職責與任職要求 16695
- 5員工守則 16695
- 6軟件驗收報告 16695
- 7問卷調查表(范例) 16695
- 8工資發(fā)放明細表 16695
- 9文件簽收單 1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