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期望與人力資源管理

 401

人人都有自己的期望與志向,有的職員一方面自信有能力達到自己的理想,不能達到時不服輸;另一方面,又覺得現實冷酷,太不公平,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相對的報酬,而產生內心的矛盾---究竟是安于現狀?還是繼續(xù)努力?向理想邁進?還是自暴自棄?因此,如何利用員工的期望來達成人力資源的管理是業(yè)內人士應該考慮的問題。

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員工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有很多種:就績效考核來說,一般的員工認為:考核是老板的事,只要埋頭做事,不怕評估成績比別人差。這種消極想法的結果往往是:老板的評估成績總比希望的結果差。就考核的原則和目標而言,考核應該是公平的,應該重德識才;應該客觀周密,應該平時重于定期,應該……

事實上,即使有規(guī)模的公司,在這方面仍不免難達理想的標準,正因為如此,員工流動率高以及工作效率低的企業(yè),常常是因為考核有欠公平,不夠精確,只偏重于個人好惡所造成,當然,人對人的考核,總有其主觀性,然而越接近客觀公平,越能發(fā)揮它的功能。又如勞資雙方的理念差距:根據勞資關系發(fā)展的歷史,員工與聘方之間,經常為觀念上的差距發(fā)生不和,站在對立面互不相讓,聘方認為員工效率不佳;從古代,經工業(yè)革命,而至近現代的商場,無一不是站在各自單一的立場互爭長短,以協議、談判使對方讓步。 只要這種關系存在一天,理念上的差距便存在一天,直到雙方都靜靜地坐下來,雇方開明,勞方合理,兩相容忍,才能使雙方的差距縮短。 我用的是縮短二字,而不用消除,因為但凡理念上的范疇必定是各抒已見,各抒所長,以自己認為客觀而具體的方法,說服對方,只要對方能夠了解、尊重他方的見解,就已接近成功了。在實際經驗中,凡是勞動條件、薪資、工時、休假、福利等等,每一項幾乎都隨理念差距而發(fā)生或大或小的爭議,造成企業(yè)中的誤解或困難,進而增加了人力資源部門的負擔。 所以我認為,采取人為的方法,在企業(yè)內妥善運用并制造各人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的期望,并竭力填補期望與現實之間的間隙,一方面使差距日益縮短、減少,另一方面以更高層次的期望值發(fā)揮人的潛能。

制造個人期望以縮小差距
如何縮短個人期望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呢? 首推工作成就動機,就是利用馬斯洛的需要論使企業(yè)中的員工同時產生多種層次的多項需要,并且在正常情形之下,使當事人無法在短期內達成這些需要。也就是說,用心理學上的期望模型為起點,激勵員工產生奮發(fā)向上的內驅力,然后逐步增強這種力,當這種特定激勵引發(fā)的行為反應得到了報酬時,則員工繼續(xù)發(fā)奮的可能性較大,用這種方式使工作人員逐漸增加其成就感,隔一段時日后,可長可短,可以是計劃性的,也可以是偶發(fā)性的,重復行之,但深度可以不同,使新鮮與刺激的感受制造各種差距,但是隨時又在為彌補差距的縫隙而努力。 生涯規(guī)劃,表面看來,是注重個人的發(fā)展與事業(yè)的安排,其實,任何人的工作前途,都與他所從事的行業(yè)共進退,企業(yè)沒有個人,不能存在,個人沒有企業(yè)來發(fā)揮所長,便無法生存。

同樣的,個人的需要、期望與發(fā)展,不能是單方面的,必須配合并符合企業(yè)的發(fā)展與需要。 企業(yè)與員工,兩者的需要與發(fā)展的相互依存與否,便是差距存在的原因。在處理方式上,企業(yè)應建立合理而公開的生涯規(guī)劃制度,并在制度中詳細制定生涯規(guī)劃的原則、執(zhí)行方式,并列為公司目標與政策,以便由最高階層的主管予以支持,管理者應懇切檢討自己在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上,是否確實配合企業(yè)發(fā)展需要。

當然這是理想化的配合,但也未嘗不是可能的事,因為,即使人的價值觀各異,都很自利,卻仍然潛伏著濃厚的助人行為與利他行為使這個社會更美好。在這種情況下,企業(yè)的利益增加了員工自利間的差距,然而有效地運用利他行為,則又削減了兩者間的差距。交互作用的結果應是雙贏的。管理趨勢對期望與現實的互動 基于商場的多變、市場的多元化,管理的發(fā)展已走向科技化。這種趨勢加速了期望與現實差距的交互作用,也可以說兩者間的關系日趨復雜,互動對員工與企業(yè)的影響也日漸深遠。

就以兩者的互動對產品而言,越是高科技的產品,越會使員工的理想與現實相去甚遠。科技需要智慧與創(chuàng)新,所需要的是活力充沛,知識專、精的人才,如果沒有卓越的人才,便無法使產品推陳出新。因此外界環(huán)境影響了產品結構,以及制造產品的人。對這種情況,企業(yè)人應隨時把自己的期望值提高,也就是說,要具有向標準挑戰(zhàn)的特性,以便從獲致成功中得到滿足的成就動機,以便預防現實的差距把自己拉遠,所以企業(yè)要用例外管理,加強培訓專業(yè)科技人員。

再看看市場的多元化對兩者互動的影響。市場的需求決定了產品的類別。當然這是以顧客為導向的產品政策。在這種政策之下,廠商或企業(yè)努力的目標,是在品質上、服務上、價格上滿足顧客。顧客至上的結果造成了企業(yè)員工對現實的不滿,有時甚至顧客水準與自己的理想大相逕庭,因而在觀念上產生差距。由于時代與環(huán)境的趨勢使然,在這種交互作用之下,一方面員工要自我調整,改變觀念,接受這個必然的事實,使自己活得更加快樂,另一方面,要修正顧客這一名詞的定義: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滿足顧客,任何人一舉一動的對象都是顧客。當自己也是別人的顧客時,便不會感到自己是吃虧的,更不致因為別人的“動”,使自己變得“被動”,而感到“委曲”。

上面兩例,充分說明了期望與動機是多么接近,而距離現實是多么遙遠,這種差距的存在是自然的,好在每一位有良知理性的人,都會感悟到這種事實。適當地加以調整,適應能力強的人,便能無往不利,如魚得水;調整并適應能力較差的人,免不了要怨尤現實的殘酷無情,自己又是多么懷才不遇。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要成功,就在于把兩者的距離拉近。這種自發(fā)性的交互作用,有時可以彌補某些人的缺失,然而只有專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及卓越的領導者,才能制造運用這種交互作用間的互動關系。

一個健全、有活力的企業(yè),極需要上述兩種人員來發(fā)生主導作用,在追隨者或部屬的期望與現實互動中,更具有高度的正面效果,與超乎尋常的效能與效率。而專業(yè)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正是縮小期望與現實差距互動的媒介。
 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 資源管理 工期 與人 期望 人力 員工 資源 管理

擴展閱讀

2024年9月19日—9月21日,姜上泉導師在蘇州主講第247期《利潤空間—降本增效系統》3天2夜方案訓戰(zhàn)營。中集集團、中鹽集團、中國建材、花園集團、深南電路、中原證券、空軍裝備5720等多家大型企業(yè)

  作者:姜上泉詳情


考核,是員工付出和收益之間的一個動態(tài)評估機制。理想化的結果是勞資雙方都滿意——員工活沒少干,老板錢沒少給。但是,現實中,大多數公司的考核機制很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老板總覺得花錢養(yǎng)了一幫廢物,而員工

  作者:潘文富詳情


早期的經銷商幾乎都是產品驅動,運營方式就是賣貨,盈利方式就是靠賣貨賺差價,然后就是多賣貨,賣名牌貨,賣新產品,賣高端品。理論上來說,終端覆蓋率越高,陳列做得越好,促銷活動持續(xù)不斷,貨就賣得越多,錢就賺

  作者:潘文富詳情


寓言故事:一個農家擠奶姑娘頭頂著一桶牛奶,從田野里走回農莊。她忽然想入非非:amp;這桶牛奶賣得的錢,至少可以買回三百個雞蛋。除去意外損失,這些雞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只小雞。到雞價漲得最高時,便可以拿這

  作者:李文武詳情


員工來上班,先得把錢的事情說清楚,這個不能模糊。遠的不說,這剛入職的試用期工資得要明確。當然了,試用期工資發(fā)多少,這個事的主導權在老板手里,老板是怎么想的,決定了這個錢是怎么發(fā)給員工的。老板對新進員工

  作者:潘文富詳情


隨著“知本時代”的發(fā)展,員工越來越關注個人成就感,越來越注重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而企業(yè)也為贏得人才、留住人才,實現平衡發(fā)展與人力資本的最大化,員工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也受到重視,并成為企業(yè)人才戰(zhàn)略的重要一環(huán)。

  作者:李慶軍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gzzmz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