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如何激勵下屬

 572

激勵下屬六項注意

    要注意給下屬描繪“共同的愿景”  從基本面來觀察,企業(yè)的“共同愿景”主要應該回答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yè)存在的價值,這里不僅僅涉及泛泛的倫理判斷問題,更多關涉到企業(yè)所在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以及企業(yè)自身在行業(yè)內部的發(fā)展趨勢問題,說通俗一點,這是一個戰(zhàn)略判斷問題。其二,企業(yè)的“共同愿景”必須回答員工依存于企業(yè)的價值。企業(yè)存在有價值并不代表企業(yè)中的員工都有價值感?! ?br />     要注意用“行動”去昭示部下  
    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此種做法乃企業(yè)領導之大忌。正如日本東芝總裁士光敏夫所言:部下學習的是上級的行動。對企業(yè)領導來說,當你希望下屬做什么時,請拿出你自己的示范行為來?! ?br />     作為領導,當然不可能不“說”,卻更忌諱不“做”。“說”與“做”簡單的組合有五種,其示范作用各有不同:  
    ①說了,不做,負作用最大;
    ②不說,不做,負作用次之;
    ③不說,做了,有積極作用;
    ④邊說,邊做,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⑤做了,再說,示范作用次之。

要注意善用“影響”的方式 
 
    影響方式是一種“肯定”的思維,它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強調以人為本,承認個性都會有意識地追求自身價值。作為領導者,其主要任務就是運用組織的目標與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召他們,啟發(fā)他們,讓下屬產生自我感知,迸發(fā)工作的原動力,從而產生巨大的行動能量。持這種觀點的企業(yè)領導秉持“影響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棄控制他們”的觀點,其下屬工作的主動性是相當突出的?! ?nbsp;   對企業(yè)領導來說,馬斯洛的需要層次學說可謂耳熟能詳,但實際工作中真正會運用的卻不多。如果用馬斯洛的學說來分析以上的情況,其實是每個人都不想成為“可有可無”類的“多余人”,或者是為他人玩弄于股掌的“小泥人”,每個人都希望別人把自己看成是“自尊人”、“價值感人”。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激勵的重點應該放在“肯定”上,正如哈佛大學教授康特所說:“薪資報酬是一種權利,只有肯定才是一個禮物。”  
    要注意授權以后的信任   
    授權以后不信任下屬的突出表現(xiàn)是授權以后再橫加干涉,下屬覺得無所適從,只好靜坐觀望,領導反過來又認為下屬無主動性,要推動,因而愈加有干涉的理由,下屬愈發(fā)感到寸步難行,由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 ?br />     企業(yè)領導者如果能夠認識到授權以后的充分信任不僅對下屬極有好處,同時對領導者自身也利多弊少的話,他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充分放權。  
    授權以后的充分信任等于給了下屬一個平臺、一種機會,給了其受尊重的感覺,讓其有一個廣闊的施展抱負的空間。   
    授權以后的充分信任對于領導者自身也有莫大的好處:把事情簡單化,有充裕的時間去思考重大決策問題。    由此可知,人的感情因素是領導者萬萬不可忽略的,只有信任他人者才會被信任,企業(yè)領導者如果能夠設身處地想想,得出的結論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注意“公正”第一的威力
  
    公正生“威”。一般來說,大家會尊敬態(tài)度強硬但公正的領導人,而強硬只有與公正相伴,下屬才可能接受。中國不少企業(yè)中領導者的“公正”意識是相當缺乏的。   
    公正意味著秩序上的公正。如對員工的獎懲要特別強調有據可依,不搞無中生有的獎罰.
    公正意味著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公正的立足點是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公正強調讓事實說話,讓數(shù)字說話,注意精確、有效。   
    公正是對企業(yè)領導人品格的一種考驗。它首先要求領導人品行的端正?! ?nbsp;要注意溝通的實質性效果  
    溝通對于領導者來說更具有特殊意義:   
    ①溝通的過程是爭取支持的過程。領導的本質就是被領導者的追隨與服從的過程,成功領導人的下屬支持率必須高于70%,如果小于60%則很危險,低于50%就是不合格;   
    ②溝通過程是汲取智慧的過程。如好的方法、主意、決策雛形等都可以由溝通中得到;   
    ③溝通是激勵下屬最好的卻往往是最廉價的方式。領導者認真地聆聽、詢問,雖然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你給下屬的感覺是肯定的--我很重要,我的部門很重要。試想想看,有誰甘愿被別人認為是不重要的呢?  
    由此可見,溝通過程中純語言的功用是十分次要的,領導者應更多地重視從意識深層去解剖自己,再轉化為相應的為下屬所歡迎的溝通方式。

部下怎樣樂意聽命于主管

    一、要用建議的口吻來下達工作指令。用命令的口吻指揮部下做事,其效果總不如采取商量的語氣好;因為多數(shù)人不喜歡被呼來喚去,尤其是知識分子。“你覺得這么做行嗎?”“你是否能夠盡快完成這項任務?”用這樣建議性指令方式將會使部下不僅樂意聽命于你,而且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從而格外認真地工作。   
    二、給部下面子。平和寬容待人,不損傷下屬自尊,為部下樹立良好形象,以心換心,他們會在工作中更加用心地支持你。       
    三、經常夸獎部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夸獎某個下屬,可以有效激勵他人,使大家學有榜樣,增強信心。       
    四、有事多找下屬商量。任何一個成功的主管總是堅定地掌握這樣一個處事準則與理念:組織的事就是大家的事。責任感是自信心的基礎,民主協(xié)商會增強下屬的責任感,讓部下明確自己在一個集體中的位置與作用,他就會精神飽滿地去創(chuàng)造業(yè)績。     
    五、提供機會,鼓勵成功,寬恕失敗。今天的失敗者,或許就是明天的輝煌成功者,因為失敗者也是教訓的擁有者,主管如果給部下一個成功的機會,他們就會將教訓轉化為成功的財富與資本。        
    六、將下屬名字常掛嘴邊。尤其是大公司,主管要記住員工的名字,這對于下屬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滿足和信任鼓勵。       
    七、給下屬壓重擔。工作任務永遠必須在能力之上,給部下加壓、讓其負起重擔,本身就是一種信任和重托,喚起人的崇高感、使命感和責任心,這樣他將全力以赴、一心一意。       
    八、及時更新工作主題。挑戰(zhàn)性的工作會激勵部下全神貫注、引起新的興奮點,使其智力體力不斷經受鍛煉和考驗,從而使才干顯著提高,工作得心應手,下屬內心自然會感激主管對他的信任和栽培。

引爆員工潛力的方法和法則

  著名管理顧問尼爾森(Bob?。危澹欤螅铮睿┱J為,未來企業(yè)經營的重要趨勢之一,即是管理者不能再如過去般扮演權威角色,而是須設法以更有效的方法,間接引爆員工潛力,才能創(chuàng)造企業(yè)最高效益。
  尼爾森認為,未來管理者最重要的不只是與員工每天的工作有所互動而已,而是須做到不花費任何成本的情況下,去激勵、引爆員工潛力,他提供五個不須任何花費的方法:
  一、有趣及重要的工作:每個人至少要對其工作的一部分有高度興趣。對員工而言,有些工作真的很無聊,管理者可以在這些工作中,加入一些可以激勵員工的工作,此外,讓員工離開固定的工作一陣子,也許會提高其創(chuàng)造力與生產力。
  二、讓資訊、溝通及回饋管道暢通無阻:員工總是渴望了解如何從事他們的工作及公司營運狀況,管理者可以告訴員工公司利益來源及支出動向為開端,確定公司提供許多溝通管道讓員工得到資訊,并鼓勵員工問問題及分享資訊。
  三、參與決策及歸屬感:讓員工參與對他們有利害關系事情的決策,這種做法表示對他們的尊重及處理事情的務實態(tài)度,當事人(員工)往往最了解問題的狀況、如何改進的方式,以及顧客心中的想法;當員工有參與感時,對工作的責任感便會增加,也較能輕易接受新的方式及改變。
  四、獨立、自主及有彈性:大部分的員工,尤其是有經驗及工作業(yè)績杰出的員工,非常重視有私人的工作空間,所有員工也希望在工作上有彈性,如果能提供這些條件給員工,會相對增加員工達到工作目標的可能性,同時也會為工作注入新的理念及活力。
  五、增加學習、成長及負責的機會:管理者對員工的工作表現(xiàn)給予肯定,每個員工都會心存感激。大部分員工的成長來自工作上的發(fā)展,工作也會為員工帶來新的學習,以及吸收新技巧的機會,對多數(shù)員工來說,得到新的機會來表現(xiàn)、學習與成長,是上司最好的激勵方式。
  尼爾森認為,為順應未來趨勢,企業(yè)經營者應立即根據企業(yè)自身的條件、目標與需求,發(fā)展出一套低成本的肯定員工計劃,他的看法是,員工在完成一項杰出的工作后,最需要的往往是來自上司的感謝,而非只是調薪,以X下是激勵員工士氣的十大法則:
  1.親自向員工的杰出工作表現(xiàn)表示感謝,一對一的親自致謝或書面致謝。
 ?。玻ㄐr間傾聽員工的心聲。
 ?。常畬€人、部門及組織的杰出表現(xiàn),提供明確的回饋。
  4.積極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信任及有趣的工作環(huán)境,鼓勵新點子和積極的主動性。
  5.讓每一位員工了解公司的收支情形,公司的新產品和市場競爭策略,以及討論每位員工在公司所有計劃中所扮演的角色。
  6.讓員工參與決策,尤其是那些對其有影響的決定。
 ?。罚隙?、獎勵及升遷等,都應以個人工作表現(xiàn)及工作環(huán)境為基礎。
  8.加強員工對于工作及工作環(huán)境的歸屬感。
  9.提供員工學習新知及成長的機會,告訴員工在公司的目標下,管理者如何幫助其完成個人目標,建立與每位員工的伙伴關系。
 ?。保埃畱c祝成功---無論是公司、部門或個人的表現(xiàn),都應挪些時間給團隊,來舉辦士氣激勵大會或相關活動。
  尼爾森并特別強調,贊美員工需符合“即時”的原則。管理者應能做到在每天結束前,花短短幾分鐘寫個便條紙對表現(xiàn)好的員工表示稱贊;透過走動式管理的方式看看員工,及時鼓勵員工;抽空與員工吃個午餐、喝杯咖啡;公開表揚、私下指責等,管理者只要多花一些心力,員工卻能受到莫大的鼓舞,使工作成效大幅提升。

怎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高明的管理者懂得什么時候的怎樣的下屬談勞動報酬,他們對于優(yōu)秀的下屬總是采用
    1.合理給予獎勵的報酬;   
    2.預先告訴雇員應得的各種報酬;     
    3.提供各種刺激;   
    4.根據雇員業(yè)務水平的工作業(yè)績給予報酬;   
    5.在勞動不斷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采用屢活的報酬制度。   
    6.獎勵具體解決方案,而非只圖迅速了事者。因為有的人為求取短期效益,看起來是迅速了事,實則犧牲了長期利益:   
    7.獎勵冒險者而強調回避風險;     
    8.獎勵創(chuàng)新而非一味墨守成規(guī);     
    9.獎勵果斷而非猶豫不決;   
    10.獎勵工作結果而非工作時間;     
    11.獎勵精簡而非無謂的復雜化;     
    12.獎勵多做不說而非說的多做的少;   
 
    13.獎勵品質而非速度。因為口質、目標比加快速度和降低成本更重要;
    14.獎勵忠于職守而非見異思遷。應在升遷、訓練、發(fā)展、待遇、及工作安定性等方面增加職的忠誠度。
    成功的管理者必須適時地從上述各方面對部屬進行物質獎勵。


  抱怨是一種正常的心理情緒,既然是正常的現(xiàn)象,管理者就大可不必惶恐,應當采取措施認真對待,不要使這種情緒蔓延和激化。
 ?。保畼酚诮邮鼙г?面對抱怨,管理者所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認真傾聽。只要能讓他在你面前抱怨,就成功了一半,因為你已經獲得了他的信任。
 ?。玻M量了解起因 任何抱怨都有原因。多方面地了解原委是必要的,在事情沒有完全了解清楚之前,管理者切忌發(fā)表言論,表明態(tài)度。
  3.平等溝通 實際上,80%的抱怨是針對小事或者并不合理,只有通過充分、友善、耐心的溝通來解決。
 ?。矗幚砉麛?對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的抱怨,一要民主、公正、嚴明,二要及時、果斷,特別要防止情緒的擴散,將其影響的人群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
 ?。担褪抡撌?尊重任何員工的抱怨,不要受其工作表現(xiàn)等其他因素的影響,處理抱怨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抱怨本身,而不是借此機會讓他檢討工作。

 下屬 激勵 領導 如何

擴展閱讀

一些公司避開創(chuàng)造力方面的培訓,因為創(chuàng)造力這個詞經常會被看做“是一種神秘的或者神授的事物,而并不是一個像正常的認知過程那樣可以得到提高的”。一些被忽略了的針對公司的大量調查證明,金錢和其他形式的獎勵會

  作者:李丹詳情


勤勞致富只是說說而已,其實大家更喜歡的是一夜暴富。國人性子急,工作上的事情總喜歡一步到位,做生意更是如此。急的背后,一方面是對物質對金錢對享受生活的渴望,或者說是窮怕了。另一方面是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

  作者:潘文富詳情


中小微企業(yè)是中國經濟“金字塔”的塔基,是支撐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在數(shù)字化浪潮下,中小微企業(yè)要想實現(xiàn)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加速數(shù)字化轉型,充分發(fā)揮數(shù)字經濟的賦能效應。然而,中小微企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仍

  作者:王京剛詳情


員工的價值主要就是體現(xiàn)在執(zhí)行力上。執(zhí)行力的背后,兩大支撐因素,一個是會不會干的技術問題,一個是想不想干的態(tài)度問題。態(tài)度問題的背后,又牽扯到待遇、企業(yè)文化、同事關系、內部氛圍、對公司及管理層的信任、管理

  作者:潘文富詳情


如今中國網民上網的主流行為已偏向移動化,用戶的媒體消費形態(tài)也逐漸向移動端轉移。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調查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數(shù)量

  作者:李欣詳情


3G門戶旗下GO桌面品牌,被打造為一個活潑有趣、自信睿智、年輕專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進  取,真誠對話的掌中“極客”形象,并走出國門,得到了全球用戶的關注和贊許?! ∈苎麉⒓覩oogle I/O大會前夕,3

  作者:李欣詳情


版權聲明:

本網刊登/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或來源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網不對其真?zhèn)涡载撠煛?br /> 本網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媒體,本網轉載此文只是為 網友免費提供更多的知識或資訊,傳播管理/培訓經驗,不是直接以贏利為目的,版權歸作者或來源機構所有。
如果您有任何版權方面問題或是本網相關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核實后將進行整理。


 我要發(fā)布需求,請點我!
COPYRIGT @ 2001-2018 HTTP://gzzmz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