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型管理者

  培訓講師:楊春陽

講師背景:
楊春陽老師10年培訓經歷管理沙盤培訓專家DISC授證分析師,授證講師高績效團隊建設沙盤專業(yè)講師五維教練領導力授證講師前瞻思維版權課程授證講師心智領導力版權課程授證講師交叉創(chuàng)新認證講師工作經歷:楊春陽先生,10年培訓經歷,從培訓師到培訓管理者 詳細>>

楊春陽
    課程咨詢電話:

教練型管理者詳細內容

教練型管理者

《成為教練式管理者》
--教練領導力專題工作坊
【課程背景】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過“管理就是通過他人把事做成(get things done by others)。”一個優(yōu)秀的管理者身兼兩大責任:一、為組織拿下績效;二、為組織培養(yǎng)人才。這與體育領域的教練特別相似:教練永遠不會代替運動員上場,而是通過激發(fā)運動員去拿到冠軍(績效)!
而事實上,許多管理者雖然頂著管理者的頭銜,但卻充當著執(zhí)行者的角色,直接代替員工去解決本該屬于他們責任范圍的事,于是員工沒有成長、也拿不到績效,這就是所謂的“背猴子”現象。很多管理者每天忙著代替下屬背猴子, 因此也沒有時間去照看自己的“猴子”, 于是工作就出現“忙、茫 、盲”的挑戰(zhàn), 工作效率與工作績效自然大打折扣。
于是源于體育領域的“教練技術”自上世紀80年代便在美國被引入企業(yè)管理領域,自此成為從歐美開始普及到世界的最為熱門的新一代管理技術,80%的世界500強企業(yè)都引入了教練技術。
成為教練式管理者課程,正是讓管理者通過掌握當今最有效的教練輔導技術,賦能員工,快速激發(fā)下屬的工作意愿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達成組織績效并為組織快速培養(yǎng)人才,同時讓每一位管理者成為教練型管理者,真正做到“綻放員工、成就自己,讓天下沒有難管的團隊”,最終打造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課程綜述】
1.課程時長:1天(6小時)
2.課程對象:
(1)企業(yè)各層級管理者
(2)即將走入管理崗位的儲備干部
【課程收益】
1.組織收益:
結果導向賦能員工,直接解決績效問題,能夠增加組織績效水平;
快速復制和培養(yǎng)企業(yè)的各級人才,最終實現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敬業(yè)度,激發(fā)員工的創(chuàng)造力和協作性。
2.個人收益:
激發(fā)下屬的工作意愿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擺脫背猴子的困擾,讓管理更加高效,更加輕松拿下管理績效;
提升個人領導力,成為高價值的教練型管理者,達成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目標;
應用于生活能增進親子關系成為教練型父母,并能促進家庭和諧。
【課程特色】
1.易學:所有的教學內容全部實現模塊化和工具化,教練的三項原則、三大技能及四步對話流程通過兩天的學習均能掌握;
2.實戰(zhàn):采用案例、錄像、實操練習來推進課程教學,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圍繞學員的真實案例;
3.有效:學員帶著真實問題現場演練,即及時可看到并檢驗教練成果。
【課程大綱】
模塊一:課程導入
1.教練型領導的角色與格局
(1)四種學習狀態(tài) 囚徒/度假/批判/學習
(2)三個關鍵詞 覺察/選擇/責任
2.從管理到教練
(1)什么是管理
(2)傳統領導者與教練型領導者
對話練習:體驗教練式對話vs傳統對話
3.傳統管理者的挑戰(zhàn)
(1)人的承受力下降
(2)人的需求上升
(3)人的參照值變化
4.突破傳統管理障礙
(1)強將手下無弱冰
(2)親力親為
(3)追求快速答案
模塊二:教練式管理者的角色認知與原則
目標:理解教練型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原則以及所需具備的內在狀態(tài)
1.教練的起源
(1)教練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2)網球教練添高威的MBA課
2.教練的原理
(1)教練公式
(2)教練地圖
3.教練的角色及定義
(1)教練的四種角色
指南針/鏡子/引導者/催化劑
(2)教練的原則
支持、期待、信任
(3)教練型管理者的定義
4.激發(fā)的秘訣
(1)三腦原理
(2)訓猴與訓海豚
5.教練型領導者的心智模式
(1)卓越 教練型領導者的欣賞能力
工具:覺察日記
(2)信念 教練型領導者的五大信念
(3)情緒 教練型領導者的核心狀態(tài)
工具:霍金斯能量層級
(4)思維 教練型領導者的思維模式
強將手下無弱兵;親力親為;
追求快速答案;使用絕對權力。
(5)行為 教練型領導者的干預技巧
工具:領導者行為風格測評
模塊三:教練式管理者的核心技術
目標 :掌握教練型管理者的四項核心技術,從而能夠進行簡單式的教練對話,賦能組織成員和培養(yǎng)組織人才。
1.深度傾聽的技術
1)深度傾聽的目的與定義
2)深度傾聽的三個步驟 (3R步驟)
接受:控制住自己的嘴和思維讓對方感受被接受
回應:用2個緯度的回應讓對方感受自己被理解
確認:向對方傳達自己聽懂了對方并感受被懂
3)深度傾聽的三大內核(3 F傾聽)
聽事實
聽感受
聽需求
4)刻意練習
5)全情傾聽的適用場景
2.精準區(qū)分的技術
精準區(qū)分的目的與定義
精準區(qū)分的三個緯度
演繹 VS 事實 :區(qū)分事實/行為和演繹
手段 VS 成果 :5WHY提問工具
現狀 VS 需求 :負面現狀轉向正向需求的技巧
刻意練習
精準區(qū)分的適用場景
3.有力提問的技術
有力提問的目的和定義
有力提問的方法
開放式提問
如何型提問:
未來導向型提問:
簡單式教練對話的黃金7問-TOP7
Coaching + Teaching 技術
刻意練習
有力提問的適用場景
4.有效反饋的技術
有效反饋的目的和定義
有效反饋的兩種情境
積極性反饋(BIA):強化正確行為,激發(fā)動力
建設性反饋(BID):修正錯誤行為,改善結果
刻意練習
有效反饋的適用場景
模塊四:教練式管理者的教練輔導流程
目標:掌握績能教練的對話流程從而能夠進行復雜式的教練對話,解決組織績效問題,提升組織績效。
1.SMART目標提問框架
SMART原理
具體、可衡量、達成共識、相關性、時間期限
SMART提問話術
實戰(zhàn)演練
SMART 適用情境2.GROW教練輔導流程
GROW流程原理
G: 厘清目標 : 拿下績效目標并達成共識
R: 分析現狀 :分析差距并探索實現差距的要素
O: 探索方案 :針對要素匹配方案并付諸行動
W: 強化意愿 :賦能行動并給與跟進支持
GROW流程話術 :教練下屬的一套成熟話術
實戰(zhàn)演練:1:1演練
GROW適用情境
以上為通用類課綱,可根據企業(yè)具體要求調整。

 

楊春陽老師的其它課程

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背景:隨著企業(yè)的業(yè)務發(fā)展,團隊建設越來越需要人性化,分工也越來越細化,團隊也越來越呈現出加強內部管理、優(yōu)質服務社會來發(fā)展自身的明顯特征。管理好團隊,通過清晰有效的團隊文化,加強團隊的協作力與溝通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組織必備的素質特征。只有具有協作力的隊伍才能帶領團隊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協作力打造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團隊關注的焦點。據調

 講師:楊春陽詳情


《跨部門溝通沙盤》課程介紹:《石油寡頭》課程是模擬公司運營的十年時間,針對團隊運作時可能出現的計劃、溝通、合作、競爭、壓力及沖突等問題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和找到解決方法的專業(yè)沙盤模擬課程。透過游戲的體驗引導,發(fā)掘出團隊做好目標設定及目標管理的重要性,體驗決策失誤所造成團隊的影響及破壞。對于公司主管可以訓練領導力,跨部門溝通和決策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協助公司在組

 講師:楊春陽詳情


新生代管理必修的激勵思維課——激勵人心,有“道”可循,有“法”可依【課程背景】你可以買到一個人的時間,雇一個人到固定的工作崗位,按時或按日計算的技術操作。但你買不到熱情,你買不到創(chuàng)造性,你買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作為新生代管理者的你,如何爭取這些呢或許你用”胡蘿卜+大棒“,也或者是quot;畫餅充饑quot;。但你一定會發(fā)現這些所謂的“激勵”手段正在逐漸失效。對

 講師:楊春陽詳情


演講影響力   03.24

《演講影響力》——商務演講與口才實務特訓營【課程背景】◆因為不善當眾講話,而在公眾場合臉紅心跳,形象頓失◆盡管擁有很多經驗和知識,演講就是不精彩不吸引人◆因為沒掌握溝通技巧,而在生活或商務談判時被迫一讓再讓!◆因為溝通不到位而錯過機會、損失金錢、人際關系緊張!◆因為不懂得演講式銷售,而失去了很多訂單和機會!【課程收益】1、開場、內容、結尾技巧,輕松開口,自如

 講師:楊春陽詳情


《職場溝通案例成長地圖》(1天)課程背景傳統的溝通課程,只是教授溝通技巧,或者現場做一些演練,缺乏真實性、場景性、實體物。學員學習的技巧僅僅是理論知識,缺乏帶入感和真實性,更重要的是,忽略了不同的人天生的性格差異。而面對著越來越多的90甚至是00后,傳統的培訓模式已然不能吸引他們的興趣,企業(yè)花了錢,學員卻沒興趣學。這些問題要怎么解?課程效益全方位游戲化學習模

 講師:楊春陽詳情


高績效團隊建設與管理課程背景:團隊建設是團隊領導人倡導的、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和不斷革新的一套行為方式,它體現為團隊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行為規(guī)范,在團隊中像空氣一樣存在。團隊建設雖然是看不見摸不著,卻總是能夠通過團隊的團隊建設體現出來。隨著企業(yè)的業(yè)務發(fā)展,團隊建設越來越需要人性化,分工也越來越細化,團隊也越來越呈現出加強內部管理、優(yōu)質服務社會來發(fā)展自身的

 講師:楊春陽詳情


COPYRIGT @ 2001-2018 HTTP://gzzmzs.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資源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