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文革”
音像名稱:回眸“文革”
作者:
出版公司:當代中國出版社
市場價格:1280元
本站特價:640元
包含盤數:四冊
贈送積分:1280 積分
產品介紹
內容簡介:
“文化大革命”從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五•一六通知》開始,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中間經歷了10年。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發(fā)展的一個特殊時期。其主要特點,是全局性的“左”傾嚴重錯誤始終占支配地位。正因如此,“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們黨、國家和人民遭到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文化大革命”是當時的稱呼,實際上它根本不是任何意義上的政治革命、經濟革命或文化革命,而只是破壞了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進程的一場長時間的內亂。
詳細目錄:
第一部分 十年風雨
通過了解和探究那場“十年文革”的起因、發(fā)動、升級、高潮和結束,來得出其性質、教訓、影響、借鑒和啟示,同時讓我們能真正正視過去,揚棄過去,反思過去。從而珍惜今天和明天.永保中華民族的繁榮輝煌;也使我們這一代跨世紀人的思想.能真正得到那場風雨的洗滌和警醒。
本部分綜述共和國“文革”時期的風風雨雨。
第二部分 十年歷程
本部分以時間為經,分為內亂聚起(1966)、山河失色(1967)、批風斗雨(1968)、外患內憂(1969)、明爭暗斗(1970)、折戟沉沙(1971)、柳暗花明(1972)、極左哀秋(1973)、含沙射影(1974)、邪不壓正(1975)、山河重光(1976)
十一大板塊。各塊下設”文革”日歷、”時事熱點”,“要事紀實”、“人物風云”、”名人回憶”、“文革”花絮、”文革”檔案七個子欄目。希圖能多角度。全方位的再現“文革”時上下同心、共創(chuàng)偉業(yè)的恢宏場景。
第三部分 十年回顧
共和國55周年華誕來臨之際.每一個炎黃子孫都翹首企盼這一刻的到來。特別是那些親身經歷了新中國成立的人們,更是感慨萬分,激動不已。其中有為新中國成立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開國元勛,有對共和國的前途深切關注的愛國人士,還有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的人民大眾……
本書特設了第三部分“十年回顧”,以讓讀者在通覽共和國“文革”的風雨歷程之后.能夠從一個新的角度.客觀地看待“文革”。本部分下設“專家執(zhí)筆”。“名人思緒”。其中既有理性的思索.又有深情的回顧,還有平凡的記憶,希望能以之與讀者共勉。
“文化大革命”從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五•一六通知》開始,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中間經歷了10年。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發(fā)展的一個特殊時期。其主要特點,是全局性的“左”傾嚴重錯誤始終占支配地位。正因如此,“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們黨、國家和人民遭到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文化大革命”是當時的稱呼,實際上它根本不是任何意義上的政治革命、經濟革命或文化革命,而只是破壞了中國社會主義發(fā)展進程的一場長時間的內亂。
詳細目錄:
第一部分 十年風雨
通過了解和探究那場“十年文革”的起因、發(fā)動、升級、高潮和結束,來得出其性質、教訓、影響、借鑒和啟示,同時讓我們能真正正視過去,揚棄過去,反思過去。從而珍惜今天和明天.永保中華民族的繁榮輝煌;也使我們這一代跨世紀人的思想.能真正得到那場風雨的洗滌和警醒。
本部分綜述共和國“文革”時期的風風雨雨。
第二部分 十年歷程
本部分以時間為經,分為內亂聚起(1966)、山河失色(1967)、批風斗雨(1968)、外患內憂(1969)、明爭暗斗(1970)、折戟沉沙(1971)、柳暗花明(1972)、極左哀秋(1973)、含沙射影(1974)、邪不壓正(1975)、山河重光(1976)
十一大板塊。各塊下設”文革”日歷、”時事熱點”,“要事紀實”、“人物風云”、”名人回憶”、“文革”花絮、”文革”檔案七個子欄目。希圖能多角度。全方位的再現“文革”時上下同心、共創(chuàng)偉業(yè)的恢宏場景。
第三部分 十年回顧
共和國55周年華誕來臨之際.每一個炎黃子孫都翹首企盼這一刻的到來。特別是那些親身經歷了新中國成立的人們,更是感慨萬分,激動不已。其中有為新中國成立立下赫赫戰(zhàn)功的開國元勛,有對共和國的前途深切關注的愛國人士,還有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的人民大眾……
本書特設了第三部分“十年回顧”,以讓讀者在通覽共和國“文革”的風雨歷程之后.能夠從一個新的角度.客觀地看待“文革”。本部分下設“專家執(zhí)筆”。“名人思緒”。其中既有理性的思索.又有深情的回顧,還有平凡的記憶,希望能以之與讀者共勉。
文學文史
相似教材
管理圖書分類
專欄人物 更多
- [舒化魯]企業(yè)整體規(guī)范化管理的實施
- [舒化魯]管理授權與職業(yè)經理人階層
- [舒化魯]企業(yè)內部的五種人
- [舒化魯]職業(yè)經理人的薪資該怎么定
- [舒化魯]成本控制,意識比方法重要
- [崔濤]新產品如何才能“火”起來?
- [崔濤]中國民族品牌奢侈化的“人造
- [崔濤]農產品品牌化征程:一切從“
- [崔濤]雙品牌連鎖魔式:“鬼”見愁
- [崔濤]品牌第一課:將“愛”注入!